名家名帖:米芾《离骚经》
发布日期:2015-07-12     浏览:2222次     文字分类:雕塑新闻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绢本十米长卷《离骚经》,沉寂民间千年,辗转回流,备受瞩目。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祖籍山西,后迁襄阳,号襄阳漫士,有“米襄阳”之称。徽宗时任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其人怪癖痴颠,世称“米颠”。他是北宋著名书法大家,堪称书法怪杰,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并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七八岁启蒙书法,集历代名家书法之精华,融会贯通;他转益多师,熔铸百家,对传统文化浸淫之深,最终“兼撮众法,备成一家”。米芾沉雄飞翥,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苏东坡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有宋一代无人出其右之美誉。

米芾的《离骚经》,十米长卷,浩浩汤汤,历经千年传承,弥足珍贵。手卷功能,本是展现收藏,不是补壁,而是友好相聚,襟灵雅会,以满足文人朝夕雅玩的一种优雅情调。专家评论说,“民间流传之北宋米芾行书《离骚经》绢本长卷,乃米氏而立之后所书”。其笔致跳荡,八面出锋,行草相间,灵性活泼,达到化境。全文2494个字,洋洋洒洒,字字如珠,光彩耀目;出奇端庄流丽,满目琳琅。他的书写,并不顶格,而且笔画遒逸秀美。虽然全篇章法,布局密集,却丝毫不见迫塞拥挤,而是宽敞自然,俊美古朴,疏朗透气,显得精致耐看。凸显米芾独特的性情风格,“崖异卓鸷,惊世骇俗”。从中可以看到,米芾的用笔已经成为一种资源供后人揣摩。

绢本《离骚经》,从未见于任何著录,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卷纸本《离骚经》,上面见有乾隆及臣僚的题款、印迹,系清朝皇家收藏。纸绢两本《离骚经》,专家从书法水平上分析称,绢本才是米芾真迹,一直被历代收藏家秘藏,民间流传千年不为公众所知,现为一美籍华人收藏,并同意拍卖。纸本却是一个摹本。诚铭国际拍卖(北京)有限公司,将于9月中旬在北京拍卖。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共0条评论暂没有评论。
;
资讯分类 (Article classification)
热门资讯 (Hot news)
最新文章 (Lates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