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对常人来说,是一种“冷板凳”型手艺。在诸暨,一位常年从事微雕技艺的艺术家,则因后继乏人而苦恼。
这位艺术家叫王仲章,出生在农家,今年44岁。连日来,他正为了把5000字的《鲁迅诗歌全集》刻在一个中指面大小的印石上,而全力投入。他告诉记者:“作品完成后,将参加本月底举行的诸暨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大赛。”
爱好微书打实微雕功底提起微雕,还得从王仲章小时候说起。王仲章家里三兄妹,他是老大,17岁高中毕业那年,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为供弟妹读书,他无奈放弃学业,成为当地乡校一名化学老师,成为家里顶梁柱。化学老师一做就是4年。山区生活单调,练书法成了王仲章惟一业余爱好。4年后学校撤并,21岁的王仲章失业了。
就在那年,获悉原杭州王星记扇厂绍兴分厂招扇面书写员,他就去试试。结果凭一手漂亮小楷,他被厂方相中。当时,写有小楷的扇面销路特别好,厂里便要求书写员们将5425字的《金刚经》写在扇面上。王仲章反复琢磨,掌握微书要领。5年后,他基本上能在一天内写两把《金刚经》扇面,这为他打好了微雕功底。
1991年底,王仲章再次失业。王仲章不愿轻易放下手中的毛笔,开始潜心创作,在一把普通全棕黑纸扇面单面,他用真金微楷,写下中国成语9000多条,共计37000余字。
偶然撞开微雕大门获真传著名微雕艺术家黄厥明得知后,来函诚恳邀请王仲章带作品去杭州,当面交流微书艺术。第二天,王仲章便带着精心创作的扇面出发了。
黄厥明看了王仲章的微书作品后,对眼前这位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青睐有加,欣然提出传授他微雕技艺。
在黄厥明悉心传授下,王仲章进步很快。1997年7月,他精心创作的象牙微雕,赠与香港博物馆。2平方厘米的象牙面上,微雕了伟人邓小平著作《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共计1800多字),展出后赢得各界好评。
带徒心愿至今没圆“最喜以小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成了王仲章执着追求微雕艺术的写照。有了名师真传,王仲章的微雕作品自然价值更高。但如何把手艺代代传下去,则成了他的心病。微雕属于“不容易学会的技艺”,而且要在常见的工艺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难上加难。
王仲章说,微雕本身不难,社会上很多人都会。难就难在雕刻出来的字,还要有书法功底,这点一般人达不到。现在社会上普遍使用电脑,所以书法好的新人更不多见。
王仲章微雕技艺声名远播后,慕名前来拜访他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想学微雕技艺的。说到这里,王仲章面露无奈之色。他说:“微雕看似一份细活,其实需要体力和耐力支撑,要学好微雕,有一手过硬的微书是关键。现在,专心学练微书的寥寥无几。”正因如此,他想带个徒弟的心愿,至今没圆。(信息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共0条评论暂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