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的概述
发布日期:2017-03-05     浏览:1446次     文字分类:彩绘墙绘  

釉上彩-概述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上彩始于宋磁州窑,从传统的低温色釉瓷基础上发展而来,最初其被称为“宋红绿彩”。因为彩料施于釉面之上,所以极易被磨损,且容易受酸碱等的腐蚀。

釉上彩瓷中最为出名要数珐琅彩瓷了,其是将景泰蓝在铜胎上的制作工艺搬至瓷胎上形成的,是御用瓷器中国最珍贵的,其收藏价值很高。

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在烧造完成的白瓷胎上,用笔勾勒出图案纹饰的轮廓,然后使用含有砷的玻璃白进行打底,然后再给图案轮廓上色,用干净的笔将颜色洗开,最后进窑烧造产出的瓷器。因为瓷胎在上色之前先涂了一层玻璃白作打底,而玻璃白中含有砷,具有乳浊效果,玻璃白又是不透明的,各色颜色与玻璃白的融合之后形成了粉化作用,其因此得名。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真正成熟的以绘制纹饰而着称的釉上彩器始见于唐代长沙窑。其后宋代磁州窑又将这一工艺技术发扬光大,创作出许多不朽的矿世杰作。金至元代磁州窑红绿彩开创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的制作达到了极高水准。但是真正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数清代康、雍、干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而在这其中无论是以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致而论,还是以作品的绘画技艺来评判,都应是雍正粉彩器略胜一筹。珐琅彩器名重一时,缕创天价,也是稀世之珍。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共0条评论暂没有评论。
;
资讯分类 (Article classification)
热门资讯 (Hot news)
最新文章 (Lates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