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纹的声名出处器物送雅意,灵感画中来说起博古纹,它本源于宫廷中的珍稀古玩。博古纹最初的兴起,是以北宋大关时期的《宣和博古图》四围饰博古纹的刻灰描金彩绘屏风为蓝本演变而成的。本书由王黼承徽宗圣命而编,从北宋大观初年(1107年)起笔、到宣和五年(1123)截笔,历经16载而成,全书30卷,详细绘制、收录了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器物839件,年代从商到唐代,集宋代青铜藏品之大成,由此得名“博古”。后来随着彩绘、雕刻艺术的发展,其含义也引申成为凡是鼎、尊、彝、瓷瓶、玉件、书画、盆景等被用作装饰题材时,均被称为“博古”。此类图案出现在家具上的时间大致是明末清初,最初是以瓷器为载体,后衍生到家具上,有时用作主题纹饰,有时用做边饰,不拘泥于形式,随心而做。博古纹中的器具表现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具体呈现,仔细分辨,能看出其中器具的年代和出处。《宣和博古图》所绘器具多半是以青铜为主,最主要的当属青铜三宝器――鼎、尊和彝。鼎:是最重要的一种青铜器,代表作是后母戊鼎。由夏、商、周延续两千多年,是最常见的礼器,一般用作肉类的烹煮和盛贮。从“禹铸九鼎”的传说流传之后,鼎的意义就从一般的炊器升华成为传国重器,成为王朝富贵和权力的象征,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为纹饰,鼎象征着繁华、昌盛以及显赫。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共0条评论暂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