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博物馆-本馆藏品溪口博物馆展示了大量文物,其中多有精品。船鼓船鼓,是民间大型工艺品,行会时使用。
工艺精美的船鼓令人赞叹这只船鼓,全长250厘米,宽82厘米,高270厘米。整座船鼓用黄杨木雕、朱金木雕、骨雕、金属雕、骨木镶嵌和彩绘玻璃等组成。船头是龙头海水,两边是19狮戏球、鹤鹿长春、龙凤呈祥,船尾是凤戏牡丹。
船体上部有10层,每层栏杆嵌镶花草纹,挂面用漂白朱骨片锯雕出雷云纹、回纹、菱形等纹饰,黑白相间,煞是好看。第一至三层,每层有大小不等的40块黄杨木雕花板组成的画面。第一层是当地民众的生活场景,有春耕、雨归、锄禾、闹龙舟等。第二层是官场生活图,有官员出巡、衣锦还乡、官府审案等。第三层是以《三国演义》为主的戏曲人物。第四至八层雕刻一些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彩绘玻璃光可照人。第九层是“十殿阎王”,宣扬规矩做人,勿干坏事。顶部是30至60厘米高度不等的亭台楼阁,组成结构严谨的古建筑群。说起这只船鼓,还有一段故事。有一年,奉化县城举行“稻花会”(稻禾开花时举行,祈求丰收),行会队伍从城里直到城外。城北石柱下村村民出来看热闹,有个小孩看得出了神,被人推挤跌倒,回村向母亲哭诉。其母是位寡妇,按旧俗不能去赶热闹。出于爱子心切,也为争口气,她卖掉20亩田,雇请能工巧匠,花了几年时间,终于造出了这只奉化最好的船鼓。1963年石柱下村把这一珍品交县文化馆,后移交溪口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广慈博爱”匾额1918年,蒋介石在广东军政府中已崭露头角,深受孙中山器重。这一年,孙中山为蒋母题写了“广慈博爱”匾额。1990年,溪口博物馆发现了这块匾额。当时,这块匾额被充作祠堂仓库之门。溪口博物馆馆长周金康深感庆幸:“此匾额被博物馆收藏后不久,这座祠堂失火被毁。好险啊!”
奉安纪念章这枚直径76毫米、厚4.8毫米、重156克的铜质孙中山先生“奉安纪念章”,正面是孙中山头像浮雕,背面是中山陵墓祭堂和墓道图案。南京收藏家王贵录是纪念章的主人,王先生曾多次来溪口观光,和溪口博物馆的馆长周金康成了莫逆之交。为了让他的藏品流传于世,溪口博物馆成了王先生大部分藏品的新家。他还捐赠了开国墨、中山陵墓砖等一批珍贵的民国文物。各种粮票汪士水先生介绍各种粮票溪口博物馆一楼设有“中国粮票第一馆”,该馆的4000多张从明洪武年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粮票,由中国粮票收藏第一人汪士水先生捐赠。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洪武元年的地租米票、中华苏维埃政府临时米票、红军借谷证、抗战时期新四军大米票、解放区旅途粮票等一批珍稀的历史粮食票证。汪士水先生是奉化粮食局的退休干部,他从1955年开始收藏粮票,收集了一万多张粮票。
这些粮票具有文史和观赏价值。有的印有名胜古迹图譬如六和塔,还有的具有地域特色譬如山西省的一枚粮票上印有煤矿,有的印有精美的人物图案,譬如新疆的一枚粮票上印着载歌载舞的哈萨克姑娘。[1]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共0条评论暂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