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雍正粉彩特征早在康熙年间,瓷器釉上彩绘艺术粉彩已开始出现,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粉彩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它瓷质洁白精美,瓷画有机结合,相互衬托,相映成趣。
粉彩始创于康熙,源于五彩。并且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绘纹饰。雍正粉彩瓷中谐音的“蝠”(福)、“桃”(寿)图案十分多见。当时突出的是所谓“过枝”技法。
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其中八桃蝙蝠多见于瓷盘上,而作为橄榄瓶的主题纹样,十分罕见,传世作品中,只见到“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一件。或许正因为雍正对长生的企盼,蝠桃纹这一将长寿、福祉以一种既明确又优雅的姿态表现出来的艺术主题,引领了当年的时尚。蝠者,福也;桃者,寿也;红蝠翩飞,寓意洪福齐天;蝠桃结合,取意福寿双全――蝠桃纹的吉祥寓意再明显不过。
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共0条评论暂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