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工作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吴永祺说,兵马俑的保护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俑坑的保护,二是兵马俑彩绘的保护。通体彩绘的秦兵马俑原来彩色已经大部分脱落,仅存留下局部的颜色残迹,而出土后这些颜色残迹对环境行为十分敏感极易起翘、剥落的情况。兵马俑彩绘损坏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过2000多年埋藏以后,因长期遭受重土覆压和自然侵蚀,陶俑表面的漆层发生卷曲导致彩绘层脱落;还有一点就是,表面的原料层里所加的胶质,如动物胶、植物胶,出土后被氧化,也都迅速流失或老化,于是出现掉粉色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秦始皇陵博物院研究得出了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在陶俑出土的4分半钟之内,剥离泥层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将陶俑迅速移到恒温恒湿环境,专业人员用很小的手术刀和极细的毛笔将彩绘表面的泥土一粒一粒地剥离。这样的话,为一只陶俑做完彩绘保护,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运用这种方法,科研人员对10件新出土的武士俑实施了彩绘保护。经过近两年的观察,实施彩绘保护的这些陶俑彩绘色调稳定、自然,颜色鲜艳,效果良好。据此,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认定,这一科技成果在彩绘陶质文物保护领域中,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另一种办法则给那些色彩已经脱落的陶俑恢复颜色。古时秦人为了给陶俑着色,在陶俑身体和颜料之间涂有一层粘合剂,但经历了2000多年,粘合剂脱水破碎,附在上面的颜料也随着脱落。针对这一点,中外考古专家试用一种现代粘合剂涂在脱落的彩绘残片上,再用高能电子束辐射,使保护膜固化在陶俑身上,试验品经过数年的观察,彩绘色仍很稳定,视觉效果较好。此外,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及秦始皇陵周边地区,博物馆管理人员通过征地、搬迁居民等方式,建立起了3000亩左右的植被缓冲区,但是一些距离不是太远的工业企业所排放的废气等污染物,严重威胁着兵马俑的安全,经多方交涉之后,问题仍然存在。此外,长期以来,在兵马俑文物区内,存在部分游客乱扔矿泉水瓶、随地吐痰、胡乱触摸等不文明现象也是一大威胁所在。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共0条评论暂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