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烧制技艺的历史渊源
发布日期:2017-03-09     浏览:2138次     文字分类:雕塑知识  
德化瓷烧制技艺-历史渊源

德化瓷雕塑历史悠久,据德化考古发现的238处唐至清的窑址,结合县博物馆馆藏新石器时代的硬陶、印纹陶片、当地古墓出土的瓷器及大量的古窑址的标本分析推测,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元,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br唐后期,德化陶瓷业已较发达,编纂了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宋代,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各式青瓷、青白瓷、白瓷及少量黑釉瓷。元代,德化开始建造“鸡笼窑”,陶瓷烧制由宋初的还原烧成技术发展为氧化烧成技术,产品质地莹润、如脂似玉。宋元时代,德化瓷大量外销,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赞德化“瓷市甚多、制作精美”;现意大利博物馆珍藏他带回的德化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至明代,德化陶瓷制作工艺从造型到釉色都登上了新境界,1637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具瓷器”。明末清初,德化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特别是“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的德化青花瓷器,进一步证明德化瓷的生产和外销在清代已达到全盛时期。br德化瓷雕塑始于宋代,是为适应宗教文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艺术品种。随着瓷塑技艺的日臻成熟和瓷土、釉料原方的不断改进以及烧成工艺的长期积累,到明代,何朝宗利用当地含质地纯良的高岭土为原料,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登上了一个艺术高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瓷质温润细腻、晶莹剔透,瓷塑精致典雅、巧夺天工”等特点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珍宝”为中外人士所瞩目,享有世界艺术瑰宝的崇高地位。明末清初,德化瓷雕塑进入鼎盛时期,晚清以后,德化瓷业衰落,瓷雕艺术凋萎失色。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在艰难岁月中乃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其作品“捏塑瓷梅花”、“木兰从军”、“关公”等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德化瓷雕与建白瓷、高白瓷一道被誉为现代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产品远销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全面推广窑炉改造和烧成技术革新,大力实施“科技兴瓷、艺术兴瓷”战略,建设多处陶瓷工业区,陶瓷成为德化的支柱产业,瓷雕发展日新月异,又有新飞跃,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在1993年,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词:“德化名瓷 瓷国明珠”。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共0条评论暂没有评论。
;
资讯分类 (Article classification)
热门资讯 (Hot news)
最新文章 (Latest information)